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将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至今,国际劳动节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从1890年开始,五一国际劳动节正式成为各国工人共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节日。1918年。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工人散发了介绍五一节内容的传单。1919年五一节,梁启超等人主办的北京《晨报》正式出版了中国新闻界历史上的第一期“劳动节”纪念号。不过,当时的李大钊认为,这时候的五一节还不能算是中国劳工们的节日,它还只是一次文人的活动,属于“纸面上的笔墨运动”。 1920年5月1日,北京发生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纪念五一节的活动。当天上午9时,500多名工友、学生在北京大学召开纪念大会,李大钊在会上发表演说,宣传八小时工作制。同样在这一天,长辛店工人们将庆祝五一节的各种标语贴满了街道小巷,邓中夏领导的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们乘坐火车赶到长辛店,在工厂内外散发传单并发表演说。同日,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也举行了五一游行集会。五一节的影响,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开始逐渐进入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的共同记忆。
1949年北平解放后,庆祝五一节游行的第一辆有轨电车被彭真亲笔题名“五一劳动号”。当时是解放初期,因为缺乏工业基础,汽油很少,所以城市里使用过一些煤气汽车,北京市投入的自行研制的烧煤气的汽车投入使用,就被命名为“五一式煤气车”。 除了工业制品,国内还有很多场馆设施都共享着这个“五一”之名,各地保留至今的还有数量众多的五一工厂、五一中学、五一剧场、五一电影院、五一文化宫、五一公园、五一汽车站等等。“五一”这个名字还被用来命名工人的最高荣誉之一。从1985年起,全国总工会每年五一节前都会评选表彰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分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状”。 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