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最初源于法国,20世纪60年代,为了对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文化财富进行全面科学的普查、整理与保护,法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遗产调查登记,之后将每年6月第二个周日确定为“文化遗产日”。 从1992年起,欧洲许多国家也加入了“文化遗产日”活动的行列。如在2003年,欧洲48个国家经过协商,决定从当年9月6日开始,将分期分批陆续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各国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文化遗址,同时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各国、各民族在文化认同上的自觉和自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
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2009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色彩为金色,可根据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颜色,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核心的金饰文物图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单独使用。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饰图案。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或“四鸟绕日”。为了使活动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国家文物局每年都为文化遗产日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006年: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2007年: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2008年:“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2009年:“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2010年:“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2011年:主题:“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宣传口号:1、文化遗产无价 保护行动有我;2、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3、相约文化遗产日 品读中华五千年;4、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 心连心构建和谐社会;5、珍重文化遗产 共筑幸福家园。
2012年:“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2013年: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2014年: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5年:“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2016年:文物局发布2016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017年: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